第804章 尘埃落定(1)-《帝国行》
第(2/3)页
叛军天都方霆陷落后,卫国的手段也堪称野蛮,数以万计的女子被充入妓营,大量珍宝财富掠夺一空,君父万涅作为傀儡,难免替罪羊的命运,最终被车裂而死,其六十五个子女,被杀的被杀,被侮的被侮,下场甚惨。
其余大天师、祭司等人,但凡非是愚论派者,多数难逃厄运,据信天都陷落十日之内,死者达八万之众,卫国还在城外堆“京观”以立威。
所谓“京观”,是用敌人的首级堆在地上码成的小山,以彰显自己的“丰功伟业”,但与其说是彰显赫赫战功,不如是说是野蛮和嗜血。卫国这头恶狼,终于冲破了西海的束缚,强势入主中原。
至当年十月底,孙国仅剩一陪都所在的一郡,孙国名存实亡,沦为梁国保护国。
卫国实际占有八个完郡,一个半郡,咸国占有七个完郡,三个半郡,并与卫国接壤。志国占有十二个完郡,两个半郡县。孙国保留一郡,梁国得一郡,三十二郡花落四家,
最大跌眼镜的非长孙莫属,其战前跳的最凶,号称挺进中原割据十郡的长孙一郡未得,徐国也一郡未得。
盛元641年年底局势初定,卫国不出所料的开始向东陈兵,而意外的确是将主力调往北线长孙边界和南线徐国边界,而没选择与志国、咸国正面对垒。
原因也很简单,咸王与五月间召见卫国使者,以出让秋郡、原山、德康,以及半个名田郡换取与卫国的和平。
而后两国展开了密集谈判互派密使,最终达成以两年为期,协议签署的两年后,咸国割让三个半郡,以思水江为界,并约定德康郡糯香、北阙两地归属志国,卫国无异议。
至于志国,此一战志国得十二个完郡两个半郡,收益最大,咸国与卫国妥协消息传出不久,面对卫国气势汹汹,志王于七月间与卫、徐两国交涉,两郡让予卫国,三郡让予徐国,并换取徐国放弃滋源郡。
同时进行的还有下关、昌尹两郡的交割事宜,咸国以获取橡木为由,用糯香、北阙两地换取照城、杏城一事在公良氏推动下顺利进行,在五月间完成交割,志国方面与卫国在此后谈判中也确认糯香、北阙的归属权。
值得一提的是志王大手一挥,将本不属于照城、杏城两地的周围大片橡木林及其土地一并划给了咸国。
其中原因既有咸国国力使然,也有政治利益的考虑,出于示好,志王将当下并无多大土地价值的山林送人并不意外。
卫、志、咸三国和谈后,卫国随即将兵锋转向长孙、徐国,原因也很简单,徐国残了,却从志国手中拿到三个大郡,长孙国虽然一郡未得,但弱的太渣渣,站着北方大量上好的平原土地,真是没有天良。
盛元641年全年大局明朗后,咸国各郡转入生产,新占郡县免除全部税赋三年,三年后恢复半税,半税实行两年,视情况再做调整。
同时进行的还有人口收拢安置工作,归附咸军的叛军和民夫不少来自孙国南部、西部以及外籍,总人数近八十余万人,如何安置成了棘手问题。
当下通信落后,战乱频繁,颠沛流离四处逃难比比皆是,人口消亡极快,偌大的中原寻人是不现实的。
志国方面较为容易解决,志国本有大量人口迁入彭源、万川、上关等地,根据战前协议,都将遣返给志国,咸国籍此作价,协商解决问题倒也不大,到时找得到找不到就另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