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从南京通往造船厂的路上,全部是明军的将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实行了交通管制,也就是全部戒严了。 老百姓和那些闲杂人等无关人员,要么让他们绕道走,要么让他们躲得远远的。 官道上打扫得干干净净,南京的锦衣卫在前面开路,紧接着是林毅的卫队和女营,林毅骑着马走在中间。 到了造船厂门口,欢迎的兵将更是甲衣鲜明,手里面拿的都是自身生燧发枪,显得整整齐齐。 为了保护造船厂,这里住了5000多精兵,也就是5个千户所。 此时的宋应星,宋应生和汤若望在卫指挥使等官员的陪同下,也在门口迎驾了,他们都是崭新的官服,看到林毅的马头之后,赶紧跪倒在地。 林毅让他们免礼,仔细看时,林毅发现这宋应星,宋应生和汤若望,他们三个的容貌各有特色,个个相貌不俗。 见了礼后如众星捧月一般,宋应星等人在前面带路,林毅就进了全封闭的造船厂。 宋应星首先他们设计好的图纸拿出来了呈给了林毅,这图纸当然都经过兵部内阁司礼监,传到了林毅的龙书案上,经过龙目御览批红之后,他们才是照图实施的。 这是宋应星他们备案的,为了让您也看得清楚明白,先把图纸拿出来了。其实不用看图纸,林毅心中已经有了那张图,只是想看看他们进展到哪一步了。 从图形的尺寸上看,这艘巨型战舰总长度是150米,宽60米,吃水4.5米,舰高有4层,载重量超过2000吨,不惧怕海浪。包括红衣大炮千斤佛郎机,舰上共设有各种火炮70门,其中威力最大的红衣大炮重达一吨多,这样的炮舰上共设计十门,其次是千斤佛郎机,共有60门,这种炮虽然射程较近只有一二里地,但是射速快,正好与红衣大炮互补形成中程火力打击,一里地以内就是舰上火枪负责了。 舰上面设有10个桅杆,船帆转角超过70度,也就是说只要有风,这艘战舰就能够靠风航行,包括顺风和逆风。 如果一丝风也没有的情况下,那就靠几百名水手,脚踩水轮为动力了,即便是这样,航速也不慢。 因为这艘巨型战舰建成以后,将能容纳3000官兵,光负责驾船的水手达500人,为这艘巨舰增加动力的水手一边200名,两边就是400名。 在无风可用的时候,他们在固定的位置像踩水车一样,通过滑轮杠杆的作用,给舰增加驱动力。 这艘巨型战舰如果建成之后,比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最大的船只还要大出很多,比100年后英法最先进的巡洋舰,船身的体积和吨位还要大得多。 因此这艘舰建成之后绝对称得上是海上的霸王了,说他为大明的航空母舰一点都不为过。 这个图纸是宋应星宋应生和汤若望根据林毅的几点要求,他们查资料,翻档案,经过了一个多月才设计好的,两个月前呈给林毅一看,林毅立即就诏准了。 但是图纸好画,要打造这样一艘巨型战舰,并非易事。 林毅拿着图纸来到了船坞车间,在这里干活的都是当兵的,数不清的兵将都在这里忙碌着。船的主体轮廓已经出来了,但是要完成按宋应星的话说至少还得8到10个月。 林毅一边转着看,宋应星,宋应升和汤若望一边给他解释,每到一处,小影和哲哲苏沫儿等人也是听得津津有味儿,这么大的战舰,他们简直是闻所未闻。 看完之后林毅总体上来说比较满意,但是也给他们指出了不少改进的地方。毕竟林毅在穿越之前,作为海军陆战队的特种尖兵,飞机,潜艇航母,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这些他都熟悉。 眼前造的这艘战舰,跟林毅穿越之前所见的那些航母编队中的舰船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对于林毅的意见和建议,他们都认真详细的记录下来,最后林毅赏赐了他们,在这里住了三天。 这三天期间,江阴三公听说林毅驾临南京了,他们从前线又急匆匆赶到了南京,拜见林毅,秉陈跟郑芝龙叛军的战况,现在双方各有胜负,林毅知道郑芝龙、施琅、刘国转这些人可不是好对付的,因此让江阴三公以守为公,不可轻敌贸进。能坚持一年之后,林毅平定了西南的叛乱,到那时郑芝龙的叛军要是还在折腾,林毅就亲自收拾他们。阎应元等三人领兵之后,离开南京回到前线继续与郑军做战。 三日之后,林毅离开南上京带着他的10万人马,浩浩荡荡开始西进,直插四川而来。 平定西南的战乱,林毅打算一年之内完成,然后就开始着手他的世界一流海军计划,当然也包括将女营打造成的大明的海军陆战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