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后立马收拾收拾东西,跟史可法他们就回南京了。 至于这个德城传教士汤若旺,林林毅更是知道他的价值,他不单是科学家,还是世界著名的军工专家,曾经为崇祯皇帝铸造了几十门大炮。 大明朝这一时期的知名科学家,林毅在穿越之前都学过,徐光启是找不到了,因为他在林毅穿越之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只能查阅他的名著了,像宋应星,宋应升,毕懋康,汤若望,这些科学界和军工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林毅当然都能想到他们。 毕老已经把平生所学都给了林毅,自生燧发枪提前100多年问世了,宋氏哥俩也来了,这个德城佬林毅命令锦衣卫去找。 林毅回到燕京的这半年多,厂卫当然也进行了调整,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现在林毅还没有登基称帝,但是这是迟早的事情。 原来提督东厂的曹化淳和司礼监秉笔王承恩,御马监的太监高起潜等,还有锦衣卫的一些头头脑脑,随着李自成带着大顺军攻入燕京和崇祯皇上煤山上吊,这些人死走逃亡。特别是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又闪电般败出燕京又闪电般的在山海关一战中覆灭,大明朝死而复生。 原来的那些东厂和锦衣卫们,又听说现在大明太子主动退位,让太子太师林毅代为监国,有些人更不敢在厂卫待了,因为他们都知道厂卫跟林毅有过节,当年高起潜带着上千名厂卫要铲除林毅,结果被林毅全部铲除,一夜之间诛杀了数百名锦衣卫,包括锦衣卫的两名千户。 现在他们焉能不怕林毅找他们秋后算账,因此这些老厂卫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林毅回到燕京之后,仍然把东厂和锦衣卫重新建立起来了,这两大特务机构是大明独有的特色,能够加集权统治,只要管理有方,对百官和百姓也不会有什么损害,因此绝对不能废掉。 现在提督东厂的太监是卢九德,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是马士英的儿子马銮,厂卫暂时在这二人手里,他们两个对大明对林毅的忠心耿耿自不必说,这在战场上都久经考验,因此林毅早就心中有数,一点也不用怀疑他们的忠心。 厂卫派下人手,锦衣卫的指挥使马銮亲自出头,明察暗访,终于把这位德城佬汤若望给找到了,林毅在燕京亲自接见了他,答应让他在大明继续传教,并给他盖设教堂,但是他必须为大明的火器继续潜心研究。 汤若望慨然应允,现在大清已经灭亡了,他想在这里传教,还得继续为大明朝效力,这一点他心里非常清楚。 林毅加封他为光禄大夫,宋应星,宋应升和汤若望三人组成了大明的军事专家组,有宋应星负责,在南京首先要把这艘巨型战舰造好。 这方面南京的官员接到林毅的旨意之后,史可法率领南京的官员全力以赴,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支持宋应星他们造舰。 造舰和训练水师同时进行,现在林毅把大明朝一个新生水师训练基地已经定在了渤海湾,也就是天津卫大沽口外面这片辽阔的海域。 在天津3司衙门官员的陪同之下,林毅视察了这里面的水师训练。 现在大明朝的水师除了在长江沿岸的,归江阴三公指挥的5万人马正在对付郑芝龙的叛军之外,现在又招募了一批新兵共一万人,由从各地抽调过来有熟悉水战的军将亲自执教,训练进行的如火如荼。 别看这一万水师人数不算多,但是将来宋应星他们几个造出来的超级巨舰,需要的水师就从这1万水师中挑选。 1万名将来要挑选3000名精英上舰,这艘战舰成型之后可以成为大明的航母了。 剩余的7000水师,要分配到其他的大小战船上,作为巨型战舰的随行舰船,组成一支远洋战舰编队。 视察完海军训练基地之后,林毅带着人马才回到上京。 然后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带着骆驼炮队和10万大军浩浩荡荡就离开了上京。 朝中之事仍然交给内阁六部这些官员,厂卫和京营兵辅助,这次随同他亲征的大将有京营兵主将、现为标营指挥使祖克勇,无敌营的指挥使东胜,炮营指挥使王琦等,骆驼炮队的指挥使敏敏默特尔等,蒙古骑兵营的指挥使铁树不花和速不台等,另外还有卫队营的张华,女营的小颖、哲哲和苏沫儿等。 这支队伍本来要去四川作战,去收拾张献忠的残部孙可望等人,平定四川贵州和云南的判乱。 但是林毅的行军的路线却不是出了京师直向西南,而是直下南京。 半个多月之后,队伍浩浩荡荡开到了南京附近。10万人马在城外扎下营寨。 然后林毅带着卫队营和女营的将士进京。 南上京外,史可法带着南京的文武百官进到了大江北岸,把林毅等人接上了大船。 大明朝的陪都南京林毅还是第一次来,果然是虎踞龙盘之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林毅无心观看这里的风景,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他的战舰现在造的什么样了? 弃船上岸之后,在史可法等人的引路下,林毅策马直奔造船厂,军事重地。这里戒备森严,外人靠近不得,更别说入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