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西线和谈(5)-《帝国行》


    第(3/3)页

    于是最后一算账,卫王及其国内新兴权贵发现自立远比割地来的更划算,梁国安排的剧本自然就行不通了。

    而诚道派算计到了一切,但并没有人知道“权利阶层”会像细胞一样,自我分裂自我修复,乃至自我排斥边缘有害细胞,继而完成政权的新生。

    而且面临巨大外来压迫下,这种分裂和再生往往由内部利益的损失所决定,外部利益的丧失更容易被新生势力视为负资产所抛弃。

    想透前后联系,却仍有两点十分可疑,其一钟廷、钟密、钟槐三人均要求在孙国旧地自立,而没有将孙国旧地分割自立,而卫王应该不会愿意看到三兄弟一家独大,因而应该是授意三兄弟三家分立,且一家独大其他两家必然反对行不通。

    那问题来了,既然一家独占不可行,那为何三兄弟还要分头前来要求一家独大。

    其二,到目前为止,整件事上梁国在算计咸国,卫国也在算计咸国,卫梁两国私下打得火热,但却没有与咸国有真正意义上的官方交涉,从性价比而言,咸国收益最小。

    尽管会应为保障三王独立,而得到德康、原山两郡,但不可否认卫国完全达到了其多数目的,梁国与卫国间虽然会因为三王独立而翻脸,但三王独立仍需要梁国册封,因此必须有说服梁国的筹码,所以梁国同样能得到很大的好处,如此一来咸国只是他们间来回质押的筹码,政治上十分被动。

    想到此处,百里燕不得不再问宗伯泰:

    “三钟均想一家独大,先生以为其中有何端倪?”

    “看似有悖常理,实则不然呐。卫地现如今被我军所占,倘若三王分子独立而非一家独大,便会被我讹诈三次,但倘若三王均要求一家独大,我国所能压榨利益便十分有限。

    相反,因三王自立需得梁国册封,无论如何分地,三王之中必有一王不与梁接壤,故而梁国只能讹诈卫国两次,同时三家分立之新王对卫国威胁小于一家独大,因而梁国会因三王分地减少所获收益,因此对卫国极为有利。

    故而只要我国交出卫地,已经被我分过好处的卫地,梁国再要瓜分好处便少得多,同时面对我军突然退让,梁国将无计可施。只能尽快分走好处,以防再生变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