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有利可图-《帝国行》


    第(2/3)页

    “今日起,筹建掠金队,由你出任统兵,以咸军老卒充任将官,选拔联军补入,专司掠夺收缴之事,所获财富只向本将一人负责。”

    “属下遵命!”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金雪狄人本土数百年间得益于周边无强敌,其内政稳定经济繁荣,民间和国库积累的财富惊人,而且从目前掌握的信息可以断定,金雪狄本土盛产贵金属和宝石,其中可图经济利益巨大,只要甘冒风险,风险有多高,收益便有多大。

    中原的黄金、白银奇缺,紧俏的资源大都掌控在权贵和官宦手中,贬值的铜钱购买力,无法有效兑换权贵官宦手中物资、土地,使资源重新流入市场,参与经济运作,长期的囤积非但不能有利于经济良性循环,反而阻碍经济运转,甚至激化底层阶层,而强行剥离权贵土地,显然将激化政治矛盾,掀起内乱。

    金银作为金属,在没有产生科技价值之前,仅仅是用于衡量价格基准的金属,其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而“广义上的资源”作为保障人类社会的必需品而不可或缺,目前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必须有贵金属投入市场,以重新激发经济积极性,提高经济活力。

    船队迅速驶离小村,顺游而下前往博格拉特湖,一路顺风顺水,日均行船两百多里,于四日后抵达入口,沿途追击的金雪骑兵望河兴叹无可奈何,联军的火药船数次挫败封河,其已然无计可施。

    博格拉特湖水泊方圆近百里,相当于半个地级市面积,是婆嵩省最大一处天然湖,与鄱阳湖洪水季节平衡长江水量,疏导河水抵御洪泛有异曲同工之妙。

    手指宽达数里的出河口,百里燕说道:

    “司空兄你看,我军西进以来,你可发现金雪狄人河道与中原河道有何异处?”

    司空南摇了摇头:

    “末将愚钝,还请将军明示。”

    “呵呵,兄就未见金雪狄人从不修河治水?”

    “哦,将军这么一说,末将一路确实未见修堤治水迹象,不知将军何意?”

    “那你可知为何?”

    “末将不知。”

    “你就没发现,婆嵩省之水,最终都是先北,而后向东,最终多数都要经过德朗基与丘比贡。而婆嵩省以东洼地沼泽极多,我军南下时,金雪狄人驱使中原民在婆嵩省以东五百里修城,中间缘何要绕过东西间五百里,且所修城池无不是选在距离河道较远之处,如此反常修城,岂不怪哉。”

    “莫非将军的意思是,婆嵩省地势高,而婆嵩省以东五百里甚至更远处地势低洼,洪涝多发于这五百里之内?”

    “难道不是吗?”

    一路西进上千里,百里燕发现金雪狄人沿岸从不修堤,河道都是自然形成,依靠水流的冲刷,将河底的淤泥冲往下游。

    婆嵩省地势总体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地貌,自然形成的内河河道较深较宽,利于湍急水流的冲刷。

    加之当下自然条件优越,人为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破坏尚不严重,当下的大江大河的宽度动则就是四五里地,甚至七八里十几里的宽度,最窄处也有两三里,水流量相当之大,对河床的冲刷十分严重。

    而当地河道较深,大河多,而小河少,确实不容易发生大范围的洪泛。

    丘比贡、德朗基地区,包括整个婆嵩省以东的几万,甚至十几万年前,还是一片湖泊、高山密布的泽国,经长年累月的河水淤泥冲积而成。

    布格拉特湖正好位于上下游间的缓冲区,调控着下泻的水量,而下游地区自然而然形成天然行洪区,位于上游的婆嵩省,则得益于纵横的水网和较深的河床,洪水难以形成危害,由于没有洪水危害,金雪狄人对河道的治理工程就显得极为薄弱。

    船队继续行驶在博格拉特宽阔的湖面上飞快穿梭,湖大致呈东西宽,南北较窄的格局,塔伦、伯蒂拉两河自南向北在此处交汇,向东流入一条无名大河,继而进入雅思艾瀑布河,船队只用了半天,渡过博格拉特进入无名河。

    黄昏之际,负责断后侦查的快船急速返回船队,不出百里燕所料,金雪狄水军大举尾随而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