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人算不如天算-《帝国行》


    第(2/3)页

    山外杀声一起,传到山内之际,公良修、公良松心中大定:

    “公子燕果然是动手了,真是好大的手笔!”

    公良修言语间难掩钦佩,公良松这时说道:

    “日后定是劲敌呀!”

    公良松心里一直很是矛盾,他有心将百里燕干掉,以除后患。然现实情况容不得下此毒手,此时除掉百里燕,显然是亲者痛仇者快,损人不利己的事。

    这时公良修淡然说道:

    “此人日后得志,必为北海霸主,只要不与他为敌,便不会与我为敌。”

    “可日后谁能说的定呢。”

    “人有生老病死,百里燕即便再活四十年,咸国依然还只是咸国,中原局势仍旧是晋、志、卫、长孙四强争斗。咸国眼下国力凋敝民生穷苦,纵有百里燕永兴变法,短时内亦不能收效。

    如若经年之后再占孙国郡县,对咸国国力而言无疑是沉重负担,没有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咸国无法恢复元气,故而咸国二三十年内,绝无争霸国力。待到那时,百里燕已是樯橹之末垂垂老矣,又有何惧哉。”

    “可百里燕已有火药,此物可敌千军万马。”

    “故而这是前提,若能以我国放弃孙国郡县换取火药之法,我志国日后可有大利可图。”

    “归根到底,还是要得罪大王,还不如让人去偷算了。”

    公良松这个提议若干年后让公良修很是后悔,原因也很简单,长孙国已有火药,而长孙国历来是属猪的,家里素来藏不住宝贝,火药的秘方没多久便被各国所窃,最先得到火药秘方的就是晋国。

    于是公良修的决定,直接导致了若干年后公良氏在国内的被动局面,几乎改变了整个中原格局。

    山外杀声震天,公良修却没有急于对山中被困蛮军下手,已是断粮数日的蛮军现在站着都头晕,更别谈爬山,只要再等一两日,四万多人将尽数饿死山中。

    激战持续至中午,西营增援蛮军留下大片尸体和溃兵,丢盔弃甲仓惶退回大营死守。

    战事结束,司空南押着数名俘虏见到百里燕:

    “将军,此战真是好险呐!据金雪狄人俘虏交代,他们前日下午,西大营收到军团警讯,猜测我军近日有所行动,故在山外设下了埋伏,前夜要是出击,我军多半要被他们算计。”

    “哦,是来自军团的消息,哪支军团。是外湖的军团,还是德朗基山口的军团。”

    “据交代,是来自德朗基的新兵军团,军团长是穆尼!”

    “德朗基?”百里燕深感诧异。

    从德朗基绕道至西山有两条路,从南方走,快马加鞭需要两三天,这还不算架设浮桥,或是备制木筏渡河。如此一来,至少要再多一天甚至两天,需四五天。

    如果从北方绕道,必先过外湖,再到西山,少说得六七天,因此只能从南方绕行。

    但从算上推算时间,其不可能在前天抵达西山,至少也该是今天。唯一的可能只有从穆尼的军团派人偷渡西河,向德朗基东岸的金雪狄人示警,进而通知了西山。

    如此一来,穆尼极可能从德朗基山口大营调拨兵马绕道驰援西山,甚至直接从德朗基东岸出兵,如果从德朗基东岸出兵增援,直线距离不过一百二三十里,算上绕道也就一百五六十里,最快今天下午就能抵达西山,充其量雨天路滑,三天也该到了。

    “糟了,金雪狄人援兵要到了!司空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