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横财(3)-《帝国行》
第(2/3)页
于是权贵统治阶层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力,老百姓只是获利的工具,这是旧贵族封建体系的典型特征。
当下正处于旧封建贵族体系,向新封建制过渡的时代动荡,老百姓从最早的奴隶和纯剥削对象,逐渐转变为一种更加保值的生产资料,贵族核心制逐步瓦解,不再是君主主要依附对象,平民阶层随着人口增加,教育的缓慢普及,人才的诞生率最终会超过贵族,届时将获得更多的晋升空间。
如中国春秋向战国转变,便是贵族奴隶封建制度的瓦解,向新封建制度转型的剧烈碰撞。
大量平民阶层进入军队和国家系统,担任更多的职务。同时平民阶层获取更多的自由权利,如奴隶制的消失,田产所有制的进步,就是旧贵族封建体制瓦解的标志。
在此过程中,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通过诸侯与诸侯之间的战争和文化碰撞,逐步转型为完全封建制。
而当下是黑巾军打破了既有的利益纽带,和地缘政治关系,巨大的民力基础产生的军事潜力和政治惯性,严重冲击着既有旧贵族体制下的权利依附关系。
如果不推翻既有的权利、政治体系,黑巾军新式生产力关系,产生的巨大积极性,最终将推翻现有一切保守势力的旧贵族体系,这毋庸置疑。
自古以来,推翻政权的不是老百姓,是现有体制,无法适应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变化,而导致的利益重新分配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再分配不均引发的各阶层不满,最终的直接体现是农民起义。
当然,安禄山那种是典型的权欲望,引发的封疆大吏反噬和地方割据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同时唐朝的行政制度,给予地方刺史太过强大的权利,也决定了安禄山事件的必然性。
但归根到底,绝大多数王朝内部的崩塌,仍是财富和利益的分配不均,统治阶层过度压榨了底层老百姓的生存空间。
公孙岳通过十几年的施政,基本达到了消灭咸大多数国民间富裕阶层,而膨胀权贵阶层,制造底层与统治阶层利益分配不均,激化矛盾的目的。
现在除了都城陔陵和广信,其他郡县的权贵领主,还有几个不依附权贵的独立商人和中产阶层?几乎没有,都被公孙岳给消灭一尽,所以咸国底层老百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抗基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