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他为了防止林毅和城中的巴彦布沙尔里应外合,让他两面受敌。豪格想了个万全之策,决定两面出兵,两仗同时打。 反正他兵多将广,别说是两面作战就是三面作战,他也能够应酬自如,这边是小小的瓮牛特土城,被困了这么多天,城里面能打的不过几千人马,通过那个胡车城中的情况,他了如指掌。城外的林毅充其量也不过1000人马,这两仗他怎么打怎么赢,毫无悬念。 他决定同时进行的两仗是:一是派一部分兵力大举进攻翁牛特城,一举拿下此城,进城后屠城,他要巴彦布沙一家的脑袋。二是集中重兵,把林毅的这支人马围住吃掉,务必全歼,有抓住或者阵斩林毅者重赏,作战不力者杀无赦。 做出这样的决断之后,豪格立即传令调兵遣将,留下3万人马在这这里攻取翁牛特城,剩下的5万人马归他亲自统领,去围歼林毅的队伍,人员立即就位,半个时辰后出发,一个时辰以后战斗打响,天黑之前全部结束战斗。 豪格料事周全,布置的天衣无缝,简直是无懈可击,如果让后世的专家来评判,豪格这一战的运筹和指挥,完全达到了军事家的水准。 军令如山,肃亲王豪格这道命令传下去之后,8万清兵的大营,就立即行动起来了。 两道不同的命令,很快传到了这样两座大营:一个是翁牛特西部的察哈尔大营,另一个则是在西北方向驻守的土默特右翼大营。 视线暂时转到察哈尔大营。一天前,巴伦亲自率2000铁骑,就已经赶到了这里。当时他还有点小担心,害怕他跟林毅的事走漏了风声,肃亲王豪格耳目众多,万一被他知道了,那就前功尽弃了,他这两千人马等于是自投罗网,飞蛾扑火。 但是豪格暂时让他归一名固山额调遣,驻守西部,豪格连见都没见他。 巴伦一看放心了,这说明豪格一点也没有怀疑他,至多是对他不屑或者不满而已,那算个屁! 巴伦心中高兴了,佩服他的结义大哥林毅料事如神,但是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必须尽快与土墨特右翼的人取得联系。 因为林毅早就告诉他了,豪格手下的清军大营有他们的人,这便是被林毅成功策反的土默特右翼的8000人马。 这一仗的胜败,主要希望就寄托在他们这两家共1万人马的身上。林毅早就把实底交给他了,并给写了一封书信让巴伦带在身上。 巴伦拜见了那名固山额真后,按照固山额真的指令,将安顿人马安顿下来之后,白天就摸清了土默特右翼大营的所在,但是他没敢轻举妄动,而是派人观察,发现的确没有人注意他们之后,到了晚上,他以巡营为名,带着卫队悄悄地走访了西北部的土墨尔右翼大营,在那里他见到了这座大营的主将阿木尔和阿里父子。 阿木尔带着大将乌里吉早就来到了这座大营之中,见到了儿子阿里,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然后把城主巴善的印信和令箭拿出来了。 阿里没有想到,土默特右翼会有此变,先不说城主不城主,父亲和老丈人的话他不能不听,另外他的确对大清给他们不公正的待遇也不满,因此就无条件,让父亲和城主老丈人的意思办,什么都准备好了,在这里就等着林毅的消息了。 巴伦当面拿出了林毅的亲笔书信,并不知道察哈尔其中详情的阿木尔父子,看过此信之后,又辨别了真伪,这才知道,巴伦的察哈尔部跟他们的土默特蒙古右翼一样,都是跟大明新结盟的盟友。 那这就是一家人了。以前他们也是一家人,都是大清的人,由豪格任总指挥,对付的是翁牛特和大明。 现在完全反过来了,现在他们是一家人,有林毅任总指挥,对付的是大清的肃亲王豪格的人马。 这样的一家人比以前那一家人可亲热多了,将巴伦待为上宾,命人上茶,倾心长谈,双方交换了信息,就等林毅的消息了,然后巴伦等人满载而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