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够公道吧-《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3/3)页
    另外,最好还要把外逃的青壮都请回来,还得把被抓去的人救回来……
    看来,那个翟大户,是非灭不可了!
    既然仅剩的军粮已经动不得了,那就只剩“打土豪”这最后一招了。
    “方才,我承诺要给村里送粮食和衣服,”
    林啸看了看施修明父子,“眼下已经备好了,我们……先去看看?”
    “走,去看看。”
    壮汉施望晴是几人中最没有城府的,当即站起身,一脸的欣喜……
    “这些粮食,足够全村人吃十天的,”
    站在粮堆前,看着几人满是热切的眼神,林啸不失时机地道,“不过,我有言在先……”
    “但凭首长吩咐……”
    望着眼前堆成半人高的粮食,手里摩挲着一件半新的衣服,施修德的手微微发抖。
    “盐场必须马上开工,煮出的盐,我们现银购买。”
    “现银……”
    一听这两字,施修德目光一闪。
    “每引现银半两,够公道吧?”
    “公道公道,”
    施修德喉头发颤,“小人……这便回去安排……”
    “如果把青壮们都劝回来,每天能出多少盐?”
    “这个……”
    父子几人当下一核计,答道,“每天能出……两千多斤。”
    林啸不急于表明什么,只是点点头:“嗯,不错了。”
    一天出一吨,按一年一百个晒盐日来计算,等于是年产一百吨,这对不到四百劳力的手工劳作来说,的确不算少了。
    即使到了后世,实现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晒盐依然是一种劳动量很大,极端艰苦的工作,远不是想像中的,在海滩上挖一些蒸发池就可以批量出盐那么简单。
    “老村长,”
    沉吟片刻,他笑着对施修德说,“那就把青壮都劝回来吧,我们尽快开工?”
    “是,小人明天便去叫人。”
    “叔父,还是我去吧,”
    施望晴见状,赶紧出头,“叔父年纪大了,村里也得留人……”
    别的他不敢插嘴,这件事他却自忖有用武之地,一是自己腿脚快,二是村里的年轻人,大多能卖他的面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