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刚听完,心底十分高兴。 不过,实话说。 就凭一个大妈闯入开发者大会,这虽然代表了风向。 但是肯定还不足以成为一个让产品腾飞的风口。 “刘总,咱们的产品现在改成了是这样的,您看看吧……” 梁震应该是准备已久,做了一个很漂亮的ppt。 从外观上看,就是很适合中老年的大字模式。 功能操作,趋于简单。 界面简单舒适,交互深度不超过三层。 没有很多为了展现割韭菜才华的骚操作设计。 核心功能体验,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大卡片。 卡片的内容,是根据当前用户的筛选条件,出现的对应符合条件的用户资料。 卡片的主体是用户上传的一张主图。 然后几个标签,凸显当前用户的关键信息。 比如年龄、月收入、职业等。 下面,还有用户填写的一句话简介。 当前用户看到卡片之后的操作,也非常简单。 参考了国外App tinder的操作模式。 右滑喜欢,左滑不喜欢。 所有的参与用户,既是选择方,也是被选择方。 如果查看的对象,也对自己感兴趣,同样给了自己一个右滑。 那么双方就会收到通知。 就可以展开聊天。 梁震的团队很有技术基础。 操作起来,滑动的效果展现非常丝滑。 然后是商业模式。 首先,其他婚恋软件的都是红娘模式、会员模式。 匹配一个对象。 动不动就收费几万。 而梁震这边的设计, 收费模式的内核是免费+广告。 带上一点不贵的会员。 说实话,就这ppt水平,相当哇塞了。 再结合他们反复打磨过的App真机演示,这产品相当成熟,确实已有互联网大厂的派头了。 刘刚听完之后,连连点头。 刘刚道:“这个产品已经打磨很久了,你们觉得可以了就上吧! 你要问我的意见的话…… 我的想法有了一些变化。 之前,你们说希望多做一些同城的线下活动。 引导大家来线下对亲家。 这次很好,你们暂时搁置了这些内容。 在第一阶段,我们不参与太深。 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这样是最好的。 我们的产品就如同一个相亲角,这个定位特别重要。 这样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风险。 其次,体验和收费,我觉得应该多参考那些功能型的App。 比如聊天的这个最常用的某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