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竺可桢先生的解读中,华夏的朝代周期和温度的变化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之所以隋唐能够再度的强盛,形成历史上著名的大唐盛世。” “因为从南北朝末期,气温又再度上升,整个大唐时期,平均气温都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而之后就进入了一个气候逐渐变冷的时期。” “客观上气候的变冷,并且气温波动比较大的时候,都会造成物产下降,生存困难,进而战争冲突不断的客观情况。” 大唐位面 贞观年间 太宗皇帝几乎道心不稳,按照天幕的说法,自己这一手开创的大唐盛世居然是因为天候变暖? 长孙无忌开口说道:“这温度的高低,当属天时,” “古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陛下方是大唐最重要的基石。” “譬如这天幕所显,明朝之后的气温也是一路走低。” “朱元璋也是建立了偌大帝国,更是被后世认可为千古一帝人选。” “遑论陛下天纵之资,这气候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着《华夏五千年气候图》中到了大明气温就一直在平均气温之下,到了明清交界处更是突然凹了下去一大块。 老朱嘀咕道:“难道这个什么气温论是真的?” “这大明的末年真的有什么不一样?”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回顾明代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明朝的冰雹含在的数量极多。” “对于北方而言,积雪深可埋人的场景并不少见,可是在明末,温暖的南方也飘起了鹅毛大雪。” “根据记载,潮州在当时已经下了好几年的雪。在1506年积雪甚至达到了一米深。” “我们所熟知的秦岭-淮河一线是华夏的南北分界线,也是一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的分界线。” “通常在分界线以南的地区,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不会低于零度。冬季不会结冰。” “然而根据文献记载在明末,长江曾经有过一个月的结冰期,就连洞庭湖的冰都又三十厘米厚。” “南方地区尚且如此,更何况本就寒冷的北方。” “许多百姓不是因为寒灾间接死亡,而是被直接冻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