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倒是超出了他的预料。 她看着面前的符箓,心中万千思绪浮动: 其实他不止郡县封建之争,还有更多问题想要提问昭子。 【谢过先生指点。】 【先生想必已经知道,朕已行帝制。】 【先生如今对这天下,是如何看法?】 秦始皇揣揣不安地问道。 尽管是天下的君主,他对少年时救过自己命指点过自己的人的看法,还是很看重。 昭子不仅救过他的现实中的生命,还曾经在心理上帮助他摆脱过难关。 …… “对这天下是如何看法?” 赵平安毫不犹豫地回复: 【礼崩乐坏。】 【传自上古的周礼制度早已垮塌,而新的秩序仍然没有建立】 【新秩序如何?】 【仁政?苛政?法家之法,儒家之法,墨家之法何择之?暂且还犹未可知。】 【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 秦王政看着赵平安回复的字样,感觉有些激动: 对了,对了,就是这个感觉! 就是这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才是当年那个昭子先生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 他从来没有过考校昭子先生的想法,他对昭子先生的信任十分坚定。 但是,从上一次见到昭子,已经过去十年了。 而从“昭子”这个人出现那年开始,已经过去快四十年了。 在丞相李斯初识昭子的时候,昭子便是二十多岁,连年战争,谁知道昭子还活着吗? 那交流的东西,又落到了谁手里? 这个问题就是这个目的: 一般人被问到了这个问题,就算是没有想过也会硬说出几个,不过都不会这样字字珠玑—— 在这位新的天下共主面前。 谁知道他对礼乐制度是什么态度呢? 可对面说出的“礼崩乐坏”四个字,掷地有声。 这是秦始皇见过的对这个世道最为准确的总结。 四个字,叫他打了个颤,礼乐可是古礼。 但是说的又实在准确: 周代末期,可不正是礼崩乐坏? 如何不是礼崩乐坏? 第(2/3)页